提起丽江的水果,红水塘苹果、拉市雪桃、华坪芒果等等可谓名声在外,而“玉河枇杷”则鲜为人知。在丽江市古城区金安镇玉河村,这里出产的枇杷无论品质、口感和卖相都是杠杠滴。
丽江市古城区金安镇玉河村下辖5个村民小组,共126户423人,有纳西、苗、白等少数民族,纳西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5%。贫穷、落后、偏僻、“光棍多”是这里的最真实写照。多年前,外村人形容玉河村有这样两句最经典的话:“打死不嫁玉河人”、“看见江水流,不见有水喝”。全村人均纯收入仅为1200多元,每年都要吃救济粮,村干部“在家挨老婆骂、出门被群众骂”。
面对贫穷落后的现状,玉河村党支部、村委会吃准村情现状,反思发展短板,挖掘潜在优势,力求在产业发展上找到突破口。玉河村的短板是土地少(仅有旱地1039亩,人均不足2.5亩)、水资源缺乏、粮食单产低,传统粮食收入最多只能达到800元/亩,满足不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。而优势是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,光热资源好。
于是玉河村党支部、村委会带领群众扬长避短,因地制宜找出路、挖效益,在“一亩三分地”上做起了文章。从原来单一的玉米、小麦种植逐步走上烤烟、枇杷、山羊养殖等多元化发展道路,特别是2004年成功引进并推广种植枇杷以来,玉河村算是真正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产业发展之路,在贫瘠的“一亩三分地”上刨出了“金娃娃”。
截止目前,玉河村共种植枇杷240亩,亩产值近6000元。“玉河枇杷”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口碑品牌,枇杷产业成为了玉河村撬开致富大门的“金钥匙”。
到今年底,在枇杷产业的带动下,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000多元。50%的家庭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大变样——运输有了自己的运输工具,电视机、电饭锅等日常家用电器基本普及,移动电话普及率达90%,村组道路硬化率达98%,村组人畜饮水管网铺设率达90%,农户庭院硬化率达65%,60%的家庭至少完成了1栋住房亮化刷白工程,30%的家庭使用上了太阳能热水器,老百姓的生活越过越火红,玉河村实现了华丽的转身。
玉河枇杷盛产在金沙江畔干热河谷地带,由于光照时间长、热量足这一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,每年秋末冬初为枇杷的盛产季节。玉河枇杷味道甘甜,形如黄杏,柔美多汁,肉质细腻,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,具有润肺、止咳、化痰等功效,经常食用可以止渴下气、润五脏,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且吃多不上火的保健水果。
目前正值玉河枇杷成熟季节。